前陣子因為德云社有個詞兒火了,那就是“盤它!”還有一系列的“甭管什么,盤它?!薄奥槁橘囐?,盤它?!鄙踔帘痪W友們玩壞了發明出一句標語——萬物皆刻盤。
因為現實生活中確實能常常見到那么一群人,他們手里時刻握著核、脖子戴著菩提在不停的把玩。
玩玉的各位玉友相信對“盤”這個字也不陌生,盤什么呢?包漿。
壹
包漿是何物?
到底什么是包漿,無論什么物件在手里多盤盤就一定會出現包漿嗎?
科學的解釋包漿,其實就是指的物品表面在時間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氧化層,還有就是經過長時間的摩擦形成的一種混合物質。
無論是玉器、木器、鐵器、骨頭甚至紙制,都會有包漿的說法,并且包漿會和存在的時間掛鉤,年代越久,包漿越厚。
出門常常見到人為了盤包漿,會拿著菩提核桃等文玩在手上盤。
這里的包漿形成是則通過常年盤玩,在表面形成特殊的漿殼,可以稱之為“人工包漿”。
那么和田玉的包漿又是什么呢?
貳
玩玉能否包漿
盤玉是許多玉友玩玉的重要活動,關于玉的盤玩,自古就有。
《玉說》中寫:“盤舊玉法,以布袋囊之,雜以麩屑,終日揉搓撫摩,累月經年,將玉之原質盤出為成功?!?/div>
就是說盤玉要在布袋里面放麥麩,然后隔著布袋把玩,此為古話,而馬未都是這么說的……
這點是很值得注意的!和田玉的包漿不像文玩一樣,它并不容易出現,而且很不明顯,所以玩玉不要太追求包漿。
正確的盤玉方式是其實很簡單,用相對比較干凈的手,慢慢的盤玩就可以,因為和田玉并不容易出包漿,不必強求,更重要的是把玩玉石過程中受到的感悟。
同時也要注意常常清理玉上的污垢,避免出現由油污組成的虛假“包漿”。
一室、一人、一茶、一玉。
盤玉,盤的是樂趣,盤的是心性;玩玉,玩的是文化,玩的是耐心。